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3年年会在南京举办

2023/12/11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见习记者李东海)12月6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3年年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以“安全 低碳 智能 经济 优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探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慧萍出席会议,日本电气学会会长安田惠一郎发表视频致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舒印彪致开幕辞并作了题为《安全低碳智能经济优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旨演讲。

 

  舒印彪指出,当前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电力系统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全局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能源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方法、运行控制方式、构建方案需要系统性的创新,新能源并网、柔性输电、长时储能、碳捕集利用、电氢耦合、电力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亟须突破。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将成为全球能源电力科技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郭剑波,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江国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二级研究员胡志坚等人作了主旨报告。

 

  刘韵洁作了题为《未来网络助力算网能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报告,阐述了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思考。他建议,政府部门、电网企业应在电力系统的网络控制、调度、平衡方面确立标准,统筹规划当前能源数字平台以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大对算力产业的支持力度。

 

  郭剑波在报告中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并和与会专家代表分享关于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思考。他指出,随着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应根据储能对系统的作用细分市场,通过市场实现储能价值兑现,而不是根据所处的位置和业主来划分储能。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安全为前提,成本是关键,价值兑现是出路。

 

  据悉,本届年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议当天,颁发了2023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由武汉大学陈慈萱教授获得。会议还评选出2023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124项,110人荣获2023年度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

 

责任编辑:于彤彤

 

校对:杨苗苗

 

BH-0.66互感器 LMZJ1-0.5互感器LMZJ1-0.66互感器 LMK-0.66互感器数显表多功能表单相数码表三相数码表液晶数显表低压互感器开口式互感器立式互感器指针表6L2,99T1,42L6

版权信息 © 2021 浙江金准仪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29126号 回到顶部 首页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电工电器城C区

电话:15558802277

传真:0577-62659314

邮箱:ZINZUN@163.com

全国客服热线:15558802277